• 鼎博









  • 内容详细

    首页  > 新闻中心  > 产业资讯 > 内容详细

    2015年民办教育改革新政解读

    发布时间 :2015-03-29作者:来源 :浏览次数 :4899

    校长传媒 民办教育 教育活动 政策    

      2015年民办教育改革  ,将给学校 、教师带来哪些福音 ?

      民办学校,你还在为生源招收困难发愁吗 ?与公办院校招生起点不一样?人才流失严重?


      民办学校教师 ,你还在为与公办院校教师“不平等”待遇而发愁吗?退休养老金不同?评职称困难?不在编制内 ?


      2015年初,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 ,对民办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部署,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。民办教育大改革 ,为民办学校发展带来巨大契机,或将为民办学校、民办教师驱散不少愁云!小编带您一起看看 ,民办教育改革或带来的哪些福音?


      分类管理 、分类扶持制度 ,

      给予民办学校更大的空间

      改革政策 :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


      2015年1月7日 ,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部分教育法律修正草案,明确“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,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”。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: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。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,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。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。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。


      影响剖析:民办学校发展有了更大空间

      应该说,分类管理是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是世界各国私立教育发展规范的普遍做法 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,归为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学校,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,应该纳入国家财政支持体系 ,在教师编制、评职称、福利待遇 ,学生求学、升学 、就业中应该享有和公办学校一样的政策和权利 ;归为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,则实行工商注册、工商监管,按照公司法规范公司经营,完全可以上市,不再受现在的身份之困。


      不同的分类类别 ,老师的待遇会不一样。中国大多数的民办学校都被登记为民办非企业,导致的结果是民办学校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配套政策 ,老师也很难享受到与公办学校“同等的法律地位”。因此 ,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,对老师而言,可能会提高他们与公办学校“同等的法律地位”。


      当然,分类管理新政策给予了民办学校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,也为民办学校带来全新挑战 。但新环境下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,不仅仅依赖于政策和市场,更要依赖于办学者的智慧和能力。所以,政策上给老师们开了一扇窗 ,但具体带来的福音也还得看民办学校是否能做大做强的新发展。


      规范内部制度建设,

     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

      改革政策:规范民办学校内部制度建设


     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: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 。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:完善董事会(理事会)、监事会制度,健全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,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加强民办学校内部制度建设,完善资产、财务监管制度,强化审计和社会监督。要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督导范围。


      影响剖析:从长远上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

      长期以来 ,民办教育方式处于“粗放式”状态,一直存在一些问题,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内部管理体制 ,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 。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系统内,对决策和执行权责的划分 ,各个机构和层面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职责 ,相对没有公办学校的规范分明。从这一点上看,民办教育改革触及了学校发展的利害 。


      教育部提出规范民办学校内部制度建设,从长远上促进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。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认为,健全了民办学校的管理制度,才能确定内部各个机构的设置,明确相应的职能,理顺层层关系,同时,这也明晰了利益分配 。规范的管理,合理的治理结构,自然会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,从而提高民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,改变与公办学校之间的悬殊落差 。民办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加强,地位上升,学校内的教师自然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所长。


      保护民办老师合法权益 ,解决公私学校教师待遇差别改革政策:保护民办老师合法权益

     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:解决民办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,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。


      影响剖析 :解决公私学校教师待遇差别

      目前,民办教育所遇到的最大问题,是民办学校教师的权益问题,也是最为困扰民办学校的问题。公立学校的教师,为事业编制性质,而大多数纯民办学校 ,都是采用合同招聘,未进事业编制。这也导致了民办学校的教师退休待遇和公办学校退休教师不一样 ,评职称、评优和公办学校不相同 ,教师养老医疗保险等缴纳渠道方式都截然不同 。造成的后果就是,民办学校的教师流失严重。


      民办教育的改革,重视保障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,其实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。对于民办教师而言 ,无需为了退休后的待遇、评职称 、医疗保险待遇 、是否在编等问题,而放弃民办学校,争抢公办学校有限的“铁饭碗”。民办学校不再只是为公办学校教师人才的“培养基地”,而是可以留住优秀的教师 ,让学校成为他们终生的归宿。


      当然,这对学生 、家长而言也是有利的。民办学校人才的流失,教师的频繁变动 ,最受影响的莫过于学生。

      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 ,

      避免办学同质化

      改革政策 :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


     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: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体系,建立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,扩大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、招生、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权。


      影响剖析 :避免办学同质化

      民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。显而易见,就生源“进口”的“第一关”而言,就使民办学校缺乏与公办学校,尤其是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基础 。


      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,可以避免办学同质化现象。教育大众化阶段,必须克服同质化倾向,办出特色 ,前提是学校能够自主选拔适合学校定位、发展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生源。当然,这也扩大了民办学校的生存发展空间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,赋予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,不仅是为民办学校提供一个与公办院校公平竞争的平台 ,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民办学校如何开辟生源的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解决民办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问题。


      总体来说,自主招生是增强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,增强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,从这方面讲符合改革方向,也是符合国际上考试的改革趋势的,既然方向正确就要坚持去做,不能因噎废食 。


      差异化扶持政策,

      减少民办学校生存压力

      改革政策:差异化扶持政策


     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:依法建立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财政、金融、土地、人事等方面差异化扶持政策 ,健全政府补贴、政府购买服务、助学贷款、基金奖励、捐资激励等制度。


      影响剖析 :减少民办学校生存压力

      经济方面上政策的差异化扶持 ,直接减少了民办学校的生存压力,改善其生存环境,解决了不少问题。生源减少,学校的收入也就明显减少,但是学费的提高余地已经不大 ,再提高学费会较大影响录取率、报到率和在校生的稳定率,再者 ,物价水平却不断提高、办学成本加大,这些问题都加重了办学隐忧。因此,财政 、金融、土地,以及人事等方面差异化扶持,政府的补贴 、助学贷款等制度,在一定程度上,都减缓民间办学压力,也增加民间的办学热情。

     

    (源自 搜狐教育)


    分享到:
    标签:
    您好,是时候升级你的浏览器了 !你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过期版本 ,Internet Explorer 8 可以为你提供更快、更安全的浏览体验 ,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 。立即下载





    英文站点正在筹建当中...!














  • XML地图